新闻

Analyzer是GreatFire的第一个项目,在2011年上线后,它一如以往的为大家提供测试服务直至今日。现在,我们做了一个新的项目叫做"Blocky",欢迎大家试用这个全新的版本!如果您对此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发送邮件到support@greatfire.org
订阅 email
显示 博客 | Google+ | Twitter | 全部 的消息. 使用 RSS 订阅我们的博客。

星期六, 12月 29, 2012

关于中国互联网审查的8大荒谬引用

  1. “为了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2. “在中国上网,你会接触到各种观点。拥有世界最多网民的中国在互联网问题上是开放的。”
  3. “加强互联网管理是得人心的”
  4. “当其他国家已经立法管理互联网的时候,中国还只在考虑它”
  5. “外企运营的VPN服务是非法的”
  6. “中国放松互联网审查”
  7. “我老公到这里来以后戒掉了黄瘾”
  8. “中国: Facebook和Twitter的主要市场?”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报道这个世界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幸运的是,新闻记者善于捕捉夺人眼球的引用然后建立令人难忘的标题。这些理论上应该是给你一个新闻的概要并告诉你事件的走向。但有时候,它们可能会误导人。为了搏斗对中国审查网络审查的误解,我们选择了最近的8个引用。这些引用被国内外主流媒体报道

如果你对中国互联网审查的印象是给予这些引用,那么你可能会认为中国互联网审查是为了保护普通用户,审查不会遏制言论自由,人民希望互联网审查,中国互联网审查是适量的,规避互联网审查是违法的,互联网审查正在被放松。并且互联网审查是为了屏蔽色情内容,尽管如此有超过1亿中国互联网用户能访问被屏蔽的网站。

如果你不相信这些陈述,一个完全不同的关于互联网审查的图景会出现。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抛砖引玉,带来关于互联网审查更注重事实,定义和数据的讨论,而不是随意瞎编。因为昨天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这种讨论更加刻不容缓。

 

(1) “为了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引用出处: 新华社 (12月 24)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2-12/24/c_132059941.htm

在平安夜,新华社公布中国正在为“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而努力。但这马上变成了“要求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提供商提供真实身份”。

等一下. 保护隐私需要实名制!?

你当然能发表任何个人的意见,但是你不能随便扭曲一个词语的定义啊。根据维基百科,“隐私是指个人或者一群人隐藏他们或者关于他们的信息,并选择性的公开信息”。要求互联网用户进行实名认证是隐私的反面。说为了保护用户隐私才进行实名制就像小说1984里面的“自由即奴役”一样荒唐。

并且,大部分中国用户的网络行动已经能被追踪。因为你已经必须对互联网提供商提供真实姓名了,中国政府在大部分情况下已经可以识别具体哪个人发表了某一篇评论。他们只需要打电话给网站,要求网站给出用户的IP地址,然后他们打电话给互联网提供商,要求互联网提供商给出用户姓名。如果IP地址属于网吧,这并不会制造多少困难。网吧必须对用户实名登记,并且保留用户信息。这只需要额外的一个电话就能得知了。

 

(2) “在中国上网,你会接触到各种观点。拥有世界最多网民的中国在互联网问题上是开放的。”

引用来源: 刘晓明,中国驻英大使  (12月21日 在BBC知名时政访谈节目)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1226/c40606-20016911.html

星期五, 12月 21, 2012

十八大之后百度对领导人姓名采取新的审查方式

在2012年11月之前, 百度将对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PBSC")成员姓名的搜索使用了严格白名单。

在2012年10月27日对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成员姓名的搜索,限制在Sina.com.cn域,没有返回任何结果.

严格白名单中的网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直接管理的。以下是严格白名单的网站:

星期四, 12月 20, 2012

苹果对App Store启用https. 中国威胁审查App

最新,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国可能将要求所有的app需要备案才能上线。这时间太巧了,因为Apple也最近在iTunes启用了https,用户在iTunes的搜索和下载都被加密。

在启用https之前,搜索特定关键字比如"vpn"会导致iTunes连接被重置,访问特定App的介绍页面也会导致连接被重置。这意味中国用户没有办法搜索和下载某些app,即使它们在中国的App Store是上线的。

但因为现在Apple对几乎所有到iTunes的服务器的流量启用了https,GFW没有办法选择性封锁特定的内容。对上述相同链接的测试,只把协议改为https,表明其没有受到GFW封锁。这个变化提供了一个中国的商业平台(中国App Store采用人民币付款),并且此平台不受政府任意的审查。比如opendoor,一个专业的翻墙软件在中国App Store 上架,并且用户愿意支付来去除应用内广告。其他的任何中国商业平台,比如淘宝都积极的进行审查,在那些平台光明正大的出售翻墙软件是不可能的。

因此,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审查漏洞,从而想推出新政策封堵这个漏洞的可能性非常大。

 

星期三, 12月 19, 2012

十八大之后新浪微博对敏感词进行了"7天延迟" 的审查

201211月10日路透社发表了一份题为"中共领导人强调改革, 审查员放松互联网审查." 节选如下:

在新一届领导人名单公布一个月后,中国最大的微博提供商对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名字进行了解封,这个一个放松对互联网管理的标志。
在像Twiiter一样的新浪微博中搜索中共领导人比如习近平, 李克强等其他领导人 - 长期被屏蔽 -现在却能看到用户的微博和评论.

事实上,新浪微博对这些名字和其他敏感词语(比如”许志永“)搜索启用了一个7天延迟的手段。新浪微博并不通知用户这种审查手段。请继续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PBSC")有9个成员: 胡锦涛,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并不把所有这些名字都审查了。比如在2012年2月,搜索习近平返回了几千个结果,并包含了最新的几分钟之内的微博。

这些截图在2012年10月27日发生。对这些姓名搜索会返回相同的结果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XXX”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星期四, 12月 13, 2012

中国监视 Skype - 微软假设你同意被监视

拥有 2.5亿月用户使用量, Skype 是打网络电话和聊天最流行的平台. 如果你有国外的朋友,家人或业务往来可能都在使用Skype保持联系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不知道中国审查机构可以监控你所有的电话和文字聊天如果你知道这种监控的话,很可能你不会同意这样的监控但是,微软假设同意被监视,见他们的隐私政策:

如果适当的司法、执法或政府权力机构依法提出要求,Skype、Skype当地合作伙伴或提供通讯服务的运营商或公司将应要求提供个人资料、通讯内容和/或流量资料。 Skype会提供必要协助和信息以满足该要求,而您特此同意Skype进行此等披露。

来自 SKYPE隐私政策

执行多年 - 但大部分Skype用户却不知情

Skype与TOM网合作多年,在中国市场,其在 "当地政策和法规" 下运作。这种运作方式已经被知道了很长时间了。比如, 人权观察组织在2006年从Skype得知以下回答, 当Skype被问及与Tom的合作时:

星期六, 11月 24, 2012

新浪微博推出新的审查方式

在今年10月,我们提到微博开始使用部分审查。看来新浪觉得这是不够的。微博现在有4种不同的审查方式。

A. 显式完全屏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关键字]”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关键字举例: 六四

备注: 这种经典审查方式在微博上线之初就有了。

B. 隐式完全屏蔽

抱歉,未找到“[关键字]”相关结果。

关键字举例: 江泽民

备注:这是一个全新的审查手段。新浪微博以前是承认关键字被审查的。 这个信息也会在真正没有搜索结果时显示,比如搜索"dsfhadslfhadsljk".

C. 显式部分屏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备注:这个审查方式大约在10月被启用,见我们的博文

D. 隐式部分屏蔽

当你搜索关键词时,只有选择性的微博被返回. 在页面底部有一个消息:

为了提供多样性结果,我们省略了部分相似微博,您可以点击查看全部搜索结果.。

这个消息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关键字上(除了被完全屏蔽和真正没有任何结果的关键字)

所以你不能从上述信息来得知此关键字是否被封锁。当你点击此链接后,新浪微博会在URL后附加 "&nodup=1"。这时,新浪才会显示“

抱歉,未找到“[关键字]”相关结果。”

关键字举例: 习近平

备注:这时一个全新的审查方式。

观察关键字如何被审查非常有趣。比如习近平的审查方式从a->不审查(?)->c->d->c

当我开始写此博文时,审查方式是d,我用web-archive把此记录了下来. 当我在28分钟后写这句话时,审查状态却变回了c. 另一个关键字"江泽民" 从 a->b->a->b 现保持在b. 我们的系统能够发现审查状态a,b (将"dsfhadslfhadsljk"标记为被审查 是无法避免的), c。 我们将更新监控系统如果有许多关键字长期被d这样封锁

最后,此文只包括了在微博搜索的审查。微博还重视对用户发微博的审查。许多关键字不能在微博上被发表,另一些会导致审查员人工检阅。不幸的是,我们现在还不能监控这种审查。但你可以访问 https://freeweibo.com来阅读最新被审查的微博。

星期六, 11月 10, 2012

对谷歌的封锁解除 - 这是一个错误还是测试?

昨日对Google网站进行DNS污染的举措似乎已经解除。封锁的解除应该发生在今天早晨。 因为DNS的机制, 这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传播到本地ISP的DNS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因此如果你还是不能在中国访问Google,这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你可以试图刷新DNS缓存,之后应该就能访问Google了.

虽然对Google的封锁只进行了12小时, 这应该是中国防火长城决策中对用户影响最广的一个. 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下是一些推测:

1. 这是一个错误么?

对全球第一的搜索引擎 (中国第二) 进行封锁发生在周五晚上。 这个可能是某人不小心按错了按钮, 对错误的域名进行了DNS污染. 他们可能只想封锁 mail.google.com. 如果这是一个错误, 这可能能解释为什么封锁在今早解除了. 这样的话, 至少有一个中国国家防火墙的雇员会被解雇. 但是, 我们有一个理由相信这不是一个错误. 中国政府不仅封锁了 google.com 和其子域名 (比如 mail.google.com, play.google.com, maps.google.com 等),他们还DNS污染了 google.com.hk 和 google-analytics.com. 这不可能是一个错误导致的 - 他们必须添加3个封锁规则. 如果这不是因为错误导致, 这次对Google封锁还可能因为什么?

2. 这是中国政府在测试人民的反应么?

我们之前讨论过中国政府没有对Gmail进行封锁只是因为他们害怕民众对全面封锁Gmail的反应. 但是,他们曾使其访问速度缓慢,不稳定. 在2011年3月, 他们似乎准备全面封锁Gmail,但最终没有这样做. 这次迅速解除对Google的封锁是在在测试人民的反应么?你可以在这里浏览新浪用户对此的反应. 显然,公众对不能访问Google,Gmail表示不满。 许多用户将此归咎于正在进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可能中国政府也了解到人们的反应,知道了人们对此决定深感不满?

令人感兴趣的是, 新浪微博没有对搜索关键词"Google"或者“谷歌”进行限制. 而且,他们似乎也没有, 删除最近Google的微博。 这可能是故意的, 因为他们也想观测用户的反应. 可能现在他们具体了解了公众对无法访问Google的反应,并且能作出在未来是否永久封锁Google的决定.

3. 只是中国政府测试"封锁Google"按钮么?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中国政府在测试“封锁Google”按钮. 中国政府可能想知道, 如果他们某日决定封锁Google, 他们能立马对其进行完全的封锁么.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封锁测试, 时间上是恰当的(星期五晚上, 国际金融市场关闭).

无论如何, 现在的情形怎么样?

无论你对过去24小时有怎样的看法, 我们似乎回到了原点. 换句话说, Google没有被完全封锁, 但许多Google服务被单独的审查, 从完全封锁到部分封锁. 特别注意的是, Gmail非常不稳定, 这可能是因为,一个或多个IP地址被封锁.

关注我们的Twitter来知道中国互联网审查的最新消息.

页面